8月18日消息,金蝶國際在8月17日發布了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的中期業績公告。
財報顯示金蝶國際在今年上半年實現營收25.659億元,上年同期為21.97億元,同比增長16.8%。
來自云服務的收入為20.386億元,上年同期為16.77億元,同比增長21.5%。企業資源管理計劃業務及其他收入為5.27億元,上年同期為5.19億元,同比增長1.6%。
其中金蝶國際的云服務業務又由企業云服務、小微財務云服務、行業云服務3部分構成;企業資源管理計劃業務及其他由軟件及硬件產品銷售收入、提供軟件安裝運維服務及其他收入2部分構成。
今年上半年企業云服務、小微財務云服務、提供軟件安裝運維服務及其他收入業務實現同比增長,而行業云服務和軟件及硬件產品銷售收入這兩項業務出現了營收下滑。
金蝶國際在上半年的毛利率為61.9%,上年同期約為60.6%,同比增長1.3個百分點。銷售和推廣費用合計約為11.423億元,上年同期為10.499億元,同比增長8.8%,銷售及推廣費用占營業額的百分比為44.5%,上年同期的占比為47.8%。研究及開發成本總額為8.292億元,同比增長4.3%,上年同期為7.948億元。
去年上半年,金蝶國際出現虧損3.564億元,今年上半年其虧損縮減至2.835億元。
上半年,金蝶國際推出的金蝶云·蒼穹GPT和金蝶云·星瀚SaaS系統合計錄得收入3.93億元,同比增長38.3%。期內簽約客戶741家,其中新簽客戶297家,包括中國建材集團、科大訊飛、百麗時尚、山西焦煤、廣東機場集團等。截至6月30日,金蝶云已累計幫助177家企業完成了國產化替代。
財報還透露,金蝶國際董事長徐少春打造的“徐少春個人號”上半年收到客戶表揚385次,服務投訴量同比下降53%。據報道,該賬號背后的運營團隊超過400人,徐少春每天會親自看客戶的反饋,并發給公司內部的對接人,由此推動公司內外之間意見或建議的溝通。
另外,在今年8月8日,金蝶國際慶祝公司成立30周年之際,徐少春也正式對外宣布了他們的國際化戰略,他表示從今以后要拓展海外市場,目標是在2026年實現在東南亞市場的突破,力爭成為亞太第一名,到2030年力爭成為全球第五。
徐少春對公司國際化戰略立下了Flag,至于能否實現,還需要市場的檢驗。
截至8月17日,金蝶國際的股價為13.04港元,對應的公司總市值為453.3億港元。